首页 放生起源 放生功德 放生指南 放生仪轨 放生心得 放生动物

放生仪轨

福州何地可以放生甲鱼,福州市查获并放生6只中国鲎

来源:http://www.michelerdesigns.com 作者:观自在放生协会 发布时间:2024-02-23
摘要:1997年,已建有大雄宝殿、大士殿、伽蓝殿、祖师殿、弥勒殿、韦驮亭、大悲楼、念佛堂、斋堂、客堂、西归祠、海会塔、地藏殿等,占地26亩,建筑面积4平方米,释宗贤任住持,居士

一、放生可以为亲人祈福吗为什么呢

1、12月28日,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,在鼓楼区灵响路农贸市场上有人贩卖省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鲎。支队领导高度重视,要求相关执法人员前往检查。

2、市支队和直属三大队共4名渔业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被举报地点检查,在灵响路18号门前售卖海鲜的摊位查获省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鲎6只。下午,执法人员将查获的6只中国鲎在连江县琯头镇海监码头予以放生。

3、在执法过程中,执法人员还积极做好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,发放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材料,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,进一步增强相关从业者的守法观念和群众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意识,自觉杜绝非法捕捉、驯养繁殖、经营利用水产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。

4、大菩文化福建讯福建省委常委、统战部长雷春美,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一行近日到福州崇福寺、福建佛学院女众部调研佛教人才培养工作。

5、雷春美一行实地察看了殿堂建筑、教学楼、图书馆、宿舍楼、食堂等场所,仔细询问教学、生活和规范管理情况,就佛学院今后建设和发展问题听取意见建议。

6、雷春美强调,人才培养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,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、宗教上有造诣、品德上能服众、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,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。省委统战部、省民宗厅等相关部门要持续关注和支持学院各方面建设,希望崇福寺及福建佛学院要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和时代特点,加强政治、法治和文化知识教育,坚持走中国特色办学道路,按照宗教中国化的要求,不断加强自身建设,不断提升办学水平,为建设新福建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福州何地可以放生甲鱼,福州市查获并放生6只中国鲎

7、班禅额尔德尼·确吉杰布在青海考察调研并举行佛事活动

8、江苏盐城市政协副主席沈洪清一行赴阜宁盘龙古寺调研

9、《福州马尾区志》第二章佛教

10、佛教传入马尾的准确时间无考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,亭江东街(当时的合浦里)建飞泉院(遗址尚存);广明二年(881年),马尾(当时的胜残里)有石湖院(已毁);景福二年(893年)亭江前洋建衡山院。五代后周显德五年(958年)琅岐建胜善释迦院(后称海屿院),显德六年(959年)亭江建云岩院(后称云岩寺)。这些均为境内较早的佛教寺院。宋代,佛教在马尾地区较盛行。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建天王院(已毁);熙宁三年(1070年)建鹫峰院佛堂(清代废毁);政和四年(1114年)后,亭江建西福寺、西严寺,琅岐建天竺寺、白云寺、天安寺等。庆元元年(1195年),马尾建青龙寺(原名花眉堂)。元代,琅岐建南山寺。明代,亭江建鼋鹤寺,怡山建观音庵(已毁)。清同治十年(1871年),君竹建龙溪寺。

二、长春哪里放生鱼最好

1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,马尾有佛教寺院13座,大多破损不堪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部分寺院被占用,部分由于年久失修而毁坏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落实中共的宗教政策,被占用的悉数归还,重建重修11处,至1997年,全区有寺院15座,其中登记发证的5处。住寺僧尼28人,信徒3000人。

2、昺头青龙寺,原名花眉堂,位于昺头山。始建于宋庆元元年(1195年),为鼓山涌泉寺的下院,有大殿一座,年久荒废倒塌。清末重建大殿、观音楼,民国中期被火焚毁,后由民间信士重修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寺被破坏,只遗残墙断壁。1985年秋,释宗贤重建大士殿、伽蓝殿、念经堂。1992年,建大雄宝殿。1994年4月,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登记发证,该寺成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。1997年,已建有大雄宝殿、大士殿、伽蓝殿、祖师殿、弥勒殿、韦驮亭、大悲楼、念佛堂、斋堂、客堂、西归祠、海会塔、地藏殿等,占地26亩,建筑面积4平方米,释宗贤任住持,居士8人。寺中有“巫顶南山”崖刻,为古昺山胜景之一。

3、龙溪禅寺坐落在君竹村溪里山麓,原名龙溪寺,旧寺址在君竹村塔仔山,又称塔仔寺。始建于清同治十年(1871年),后遭火焚,释迦佛被移到君竹村泰山宫(现泰山宫后楼供有释迦佛和观音佛),石刻“龙溪寺”横匾嵌在泰山宫大门上方。1988年,居士、信士和华侨筹集资金重建该寺,1993年建成观音殿、僧寮、韦驮亭。1994年释明法任住持。1996年1月23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登记,列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。1997年扩建有地藏殿、念佛堂、西归堂、普同塔等,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,建筑面积7平方米,有比丘1人、居士20人。

4、衡山寺,原名衡山院,后改衡山寺。始建于唐景福二年(893年)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毁,1994年重修。

5、云岩寺,坐落亭江镇象洋村西山山麓,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。从山门外砌有石阶60丈通至官道旁。山下有一石崖形似状元帽,上有摩崖石刻二段:一为云岩寺当山于宋绍兴己未年募缘砌阶纪刻,文曰:“当山募缘砌阶六十丈,靡金三百缗,自院之外门至官道旁,时绍兴己未夏毕工,爰纪于石”;一为云岩山房於明崇祯己卯(1639年)楷书“云路”题刻(“云路”与笏山村后山崖石上“天衢”摩刻均系朱熹手书,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)。后由工部唐尚书献资重修。清同治间,象洋绅士王有树重建。民国初焚毁,民国16年(1927年)象洋人王允皙(王有树嫡孙)献资重建。

6、1953年后,将云岩寺木材移建象洋小学,寺产田园10多亩分给农民耕种,该寺遂成断垣残壁。1985年,福州北峰林阳寺知客曰云长老至此,与亭江华侨商议募集资金重建。1986年2月14日动工。至今已建成大雄宝殿、钟楼、鼓楼、韦驮亭、弥勒殿、天王殿、伽蓝殿、大士殿、地藏殿、祖师殿、仙君殿、禅堂、法堂、念佛堂、斋堂、寮房、碑亭、山门等,占地30亩,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,有比丘尼8人,居士300人。1990年,由释传和任住持,1993年释妙毅任监院,释传慧任副监院。1996年1月23日福州人民政府批准登记列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。

7、西福寺坐落亭江西边村,始建于宋政和四年(1114年),原名甘泉院,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改名西福寺。后废。1995年开始重建,现已建成大雄宝殿、大士殿等,释明禅任住持,比丘8人。

8、鹤禅寺位于亭江镇英屿村寺口山,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(1588年)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佛教寺院,全盛时期曾有僧众20余人。寺分主座、边座,寺院计4座,占地面积(包括僧家林木园地)约50余亩。民国30年日本侵华时,遭到破坏。20世纪50年代以后,由于年久失修,寺院破损,无僧人居住,成为生产队果林场宿舍。尚遗留的文物有禅寺僧家的塔坟10余台(其中较为完整的1台)以及鹤禅寺的碑石1块。1993年初,北峰林阳寺比丘释修遂禅师立志重建。在英屿附近各村信士和华侨、民众献资支持下,现已建有客堂和大雄宝殿等。释修遂任住持。

9、位于亭江镇长安村,寺始建时间无考。现为三教合一的寺院。南宋绍熙五年(1194年)朱熹在该寺后院石壁题刻“仙苑”二字。1995年重修。

10、白云寺坐落琅岐岛白云山上(今海屿村境内),海拔275米,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,初建时称为胜善释迦寺;明代改名白云般若庵、白云庵。其时,庵前有放生池1口,头进为埕,两边回廊塑十八罗汉,中进为大雄宝殿,后进为藏经阁;庵左建奎光阁,为文人读书之所(现已毁,仅留石碑)。山门有对联一副:“白石嶙峋有仙骨;云峰耸拔无俗尘。”系明代状元、礼部尚书翁正春手书。该寺占地1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500平方米。清代改为禅寺,名曰白云寺,清嘉庆十七年(1812年)重修,僧贤朗法师手书。道光丁未年(1847年)又重建。抗日战争期间,由吉莲姐主持,有比丘尼7人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寺被毁,仅存大雄宝殿的残墙断壁。1977年,乡村信众筹集资金建大雄宝殿,并在寺边建“招凤庵”。1980年,释提润任寺住持;1982年,释传法为住持。1984年,建“观日台”、“七尼遇难纪念祠”、“七尼遇难殉节墓”等。1986年,释悟记任住持,居士30人。1994年10月,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,登记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。1997年,释果祥任住持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起源 | 放生功德 | 放生指南 | 放生仪轨 | 放生心得 | 放生动物

Copyright 2019-2030 观自在放生 放生甲鱼的好处_放生甲鱼功德_放生有什么好处_为什么要放生鱼_观自在放生协会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

电脑版 | 移动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