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放生起源 放生功德 放生指南 放生仪轨 放生心得 放生动物

放生起源

放生回向文图片,放生后的回向很重要吗

来源:http://www.michelerdesigns.com 作者:观自在放生协会 发布时间:2024-04-17
摘要:”(增广文钞卷二复某居士书)回向之功德无量在增广文钞卷一复周孟由昆弟书中大师又开示:“佛所以教人,凡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作诸功德,皆为法界众生回向。佛告诉地藏菩萨说:‘南阎

一、甲鱼放生在寺庙好吗

1、放生后的回向很重要吗?
根据佛经论典及古往今来众多高僧大德开示,行善后的回向非常重要。如果希望行善时所造善根能获善报、善根增长、不被毁坏、成熟迅猛、生生不穷,如果希望所造善根确实能够“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”,如果希望所造善根能确实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,那么一定要善于回向,至诚回向。(这里补充一句,三殊胜为发心和正行、回向殊胜,三个关节都很重要,本文只是侧重将回向提出来强调一下,但任何善行都不能离开三个殊胜。
既然回向这么重要,作为修行的一个重要部分,为能够最好地将善行回向利益自他,以下摘录一些大德开示供道友们学习,以了解回向的理论、意义和方法:
大成就者阿秋喇嘛开示《放生行为之几种杜绝》
不善回向
很多人因为自以为不去执着功德利益,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回向。孰知因果成熟,是必然之势。不重视回向,会导致大量功德转化为人天福报,为将来往生乃至成佛,形成阻碍。所以每个修行的人,一定要使功德转向出世间的种种成佛利益。而且放生行为,因其是有为法中最为殊胜的功德之故,功德成熟非常迅猛。若放生勤恳,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现报,所以放生者切要善于回向。免大量功德流于人天无意义消耗的福报也。
慈诚罗珠堪布开示《慧灯之光
我们要报恩,首先要学佛,然后成佛;在没成佛之前就将自己所造一切善根回向众生。能以菩提心、大悲心回向众生,不但是自己造善根,同时也一定能利益众生,因为有大悲心的人回向,众生必定能得到这个善根而离开痛苦。假使我们回向时,一点点悲心都没有的话,众生能不能得到利益就很难说了。慈悲心是度众生的一个方便,同时也是清净自己业障最殊胜的方法。只要有悲心,一定能度众生。一切法之中,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、慈悲心。由以上的思维,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:报恩最殊胜的方法就是成佛。
密宗白教刚波巴大师
「无论修持任何法门,在结尾一定要作回向,回向的真谛意义是无论我们积聚了什麼功德或善业,都不贪执或只想自己拥有,而愿以此功与一切众生分享。」对啦!当我们要回向前,就抱持著「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」的心,这即是大乘思想的特质。
慈诚罗珠堪布开示《三殊胜,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》
回向殊胜
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?譬如,有十个人,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,而其他九人却没有,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,但是他却舍不得,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。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。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,能够获得善报,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,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,这就是回向的内涵。
回向有两种,一是有毒的回向,二是无毒的回向。所谓“有毒的回向”,就是有执着的回向。《般若波罗密多经》里讲过,凡是有执着的善根,就象有毒的食品。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,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,但当毒发之时,就会痛苦异常。同样,有执着的、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,虽然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,但因其是有漏之法,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,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。
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着的回向、无缘的回向,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。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: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,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。所谓“真实的无毒回向”,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,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。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,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,而是按照《三十五佛忏悔文》里所讲的方法进行观想: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,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,这样真心诚意地回向,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。
很多经书上说过,这虽然不是真实的无毒回向,却可以代替无毒回向。例如,在放生过程中所造的善业,该如何回向呢?我们应一心一意地想:过去的佛、现在的佛、未来的佛如何回向他们的善业,我也如此回向我的善业,这就是无毒的回向。当然,我们也可以念诵《普贤行愿品》,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殊胜的回向。如果不会念或没有时间念其全文,就可以念诵从“文殊师利勇猛智”至“为得普贤殊胜行”的八句两个偈颂。龙树菩萨说过:这八句两偈是整个《普贤行愿品》的精华。所以,仅念这八句就等于念诵了全部的《普贤行愿品》。这种回向不但简单易行,同时又是相似的、清净的无毒回向。
做了善事以后,一定要如理回向。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,就有可能遭到损坏。何种情况会毁坏善业呢?
第发瞋恨心。在大乘佛教里,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瞋恨心。生起严重的瞋心,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;
第自诩功德。例如,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,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,炫耀自己的修行,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,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;
第于善生悔。例如,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,可是,过了一段时间后,就生起后悔心:“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,是不应该做的。”像这样的后悔,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;
第颠倒回向。例如,某人在行善之后,如果这样回向:“祝愿我依靠此善根,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,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。”这就是颠倒回向。凡是以贪瞋痴为根本的回向,都叫颠倒回向。这样回向以后,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,但在此果成熟以后,就再也不会产生其它的善报。
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,在以上这些情况下,即使再多、再殊胜的善根,都会被毁于一旦。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,最容易出现的是瞋恨心,它能毁坏无以计数的善业,对凡夫人而言,是非常可怕的。所以,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。
如理回向之后,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?如法的回向,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,在一般情况下,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。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,在文档保存好以后,通常是不会丢失的。
此外,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。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,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。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,如果发的是菩提心,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。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,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——自己的健康、长寿、发财而回向;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、缘觉的果位而回向;而是要为证得菩提、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,这是最殊胜的回向。这样回向后,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,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,却永无完结之时。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,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,它们是不会消失的。
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?在行善(如放生)时,造了善业,以此善业为前提,于行善后所发之愿,即是回向。平时,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,即是普通的发愿。如看到佛像、佛塔时,于其前发愿“祝愿我生生世世……”,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。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,有无所回向的善业。
在此,还有一些需要强调、值得注意的事项:
第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,无论在发愿或回向时,首先应当发誓:“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,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,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,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。”当然,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,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,做为大乘佛子,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:“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,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,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。”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,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。不仅如此,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、伟大的誓愿,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。
第佛经中记载:每当我们回向时,无论所做善业是大、是小,决不能发“祝愿我依靠此善根,从而获得转轮王的果位或者健康、长寿……”等人天、声闻乘之愿;而是应该发愿:“愿我依靠此善根,能够生生世世成为众生的怙主(怙主指救度众生的人),成为度化众生的人。”这样专心致志地发愿回向,就是大乘菩萨的回向。
有关回向的比喻,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,而将它与众人分享。那么,在回向之后,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?就如某人以十圆钱来用于十人共分,此人只能得一圆钱一样。但是,善根却不是这样的,越是回向给众生,善根就越增长;越是舍不得回向,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。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,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。所以,千万不要忘记回向。
回向时,如果想简单,就可以念诵《普贤行愿品》中的那八句二偈;如果想广繁,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。如《入菩萨行论》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,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,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发愿文、回向文有无加持力,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。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?如果自己发心清净,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,但是,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,即使念上一千遍、一万遍,也没有任何作用。所以,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,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,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,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。
无垢光尊者讲过,所有的善业,无论大小,都不能离开这三个框架,都要夹于此三殊胜中间。如果不离开三殊胜,则所做的一切善业皆为解脱道;如果离开这三种殊胜,即使表面上再伟大、再深广,也不是解脱道。所以,这三个殊胜非常重要。
对我们多数人而言,虽然目前很难做到无缘殊胜,但也可以暂时以相似的无缘殊胜来代替。如果想真正做到发心与回向殊胜,肯定也要以一定的修行为基础。正如体肓运动员为了取得异于常人的成绩,就要提前锻炼一样,要发如此伟大的誓愿,肯定是要提前修行的。没有修行,就不可能发此大愿。希望每一个修行人都能重视、实践这三个殊胜,尤其是出离心和菩提心,至于其它的修法,在将基础打牢以后再修也不迟。
三殊胜--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摘录供参考
继慈诚罗珠堪布开示之后,索达吉堪布也专门就此开示:
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,如果不懂三殊胜,善根不能以方便摄持,中间若以分别杂念散乱,最后没有回向的话,善根是无法增长的。所以在藏传佛教中,历代高僧大德非常重视三殊胜。
三殊胜的简略修行,在《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》、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》中都有提及,上师如意宝每次给大家开课,或者到一些地方讲经说法时,也经常宣讲三殊胜的窍诀。作为后学者,大家应尽量以三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根,若没有这样的方便法,虽然在很长时间中行持善法,但有多少利益也很难说。
做任何一个善法,以方便摄持非常重要。世间上做一件事情,都离不开善巧方便,如果你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、财物制度,经济运作起来会非常方便,做什么都不太花时间,最后的效果也不错。同样,我们行持善法也要一种方便法,这就是今天要讲的“三殊胜”。
所谓的三殊胜,首先是加行发心殊胜,即以菩提心来摄持所修之善根;中间是正行无缘殊胜,指不被分别念所染,以无分别或专心志致的智慧来摄持;最后是后行回向殊胜,是指在结尾以回向来印持,令善根永不失毁,且蒸蒸日上。
无论学什么佛法、做什么善事,必须要具足三殊胜。平时你念咒诵经、布施供养、放生、转经轮等,开头要有一个发心,中间不被分别念中断,最后要作回向,这三者是不可缺少的。希望行持善法的所有佛友们,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间,并在日常生活中用上,只有这样,你的善根功德才会无边无际。否则,刚开始没有发菩提心,中间没有正行无缘,最后没有回向摄持,善根不但不会增长,反而有失坏的可能,这是谁都不愿意的。
慈诚罗珠堪布开示《阿弥陀佛修法》
回向和发愿
该如何回向和发愿呢?在每一次打坐、放生等善事结束之际,就应当将这些善业进行回向。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讲过,即“诸佛菩萨如何回向,我亦如何回向”。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,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加入“愿以此善根,往生极乐刹”的心愿,这是回向的方法。
其次,每次发愿的时候,也要加入“愿我能往生极乐世界”的心愿。
发愿与回向的差别是:发愿时有无善业可以依托。比如说,在做完善事之后发心:“以作此事的善根,我想怎样……怎样……”,这叫作回向。其特点是,发愿之前作了善业,可以说依靠我们的善根而发愿,即是回向;那么什么是发愿呢?无论有没有行善,心里所发的一切愿望,都叫作发愿。其特点是,发愿之前不一定有善行。如果我们能时常发愿:“祝愿我能够往生极乐世界!”那么死亡之后,就能立即往生,所以平时最好能常常这样发愿。
今后,我们无论是回向或是发愿时,一定要在普通的发愿和回向的基础上,加入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,每次都要加,这点非常非常重要。
近代净土高僧印光大师论回向
回向是重要的修行法门,关于回向,《大乘义章》卷九之中,曾提出三种回向,即菩提回向:谓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,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。众生回向:谓深念众生,故愿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给与他人。实际回向:谓为灭有为,趣求实际,以回自己的善根,求平等如实法性。印光大师在其文钞中多回向多所开示,除了采取了一般回向的意义,又具有净土宗的鲜明特色,下面试概述之。
回向的一般含义
印祖在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九中开示:“每日功课回向,一一当与法界众生。若此功课为此,彼功课为彼,亦非不可。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,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。三种回向者:一回向真如实际,心心契合。二回向佛果菩提,念念圆满。三回向法界众生,同生净土。人各有志,人各有业(业谓职业)。但随缘随分即可,不必与一切人皆同也。”此说三种回向与《大乘义章》相同,而同生净土为归宿。
净宗中回向的含义
净土宗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为宗旨,所以净宗之回向必指归往生净土。所以,印祖在与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中开示:“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,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,悉皆以此回向西方。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,其余功德,另去回向世间福报,则念不归一,便难往生。须知真能念佛,不求世间福报,而自得世间福报(如长寿无病、家门清泰、子孙发达、诸缘如意、万事吉祥等)。若求世间福报,不肯回向往生,则所得世间福报,反为下劣。而心不专一,往生便难决定矣。”净宗回向以发愿求生净土为本,这是观经三心之一,回向发愿心的要求。印祖开示:“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,即是常时回向。”(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。
回向与菩提心
回向就是菩提心的体现和修法,可以上契佛心,结缘释怨,成就大乘胜行。印祖在与徐福贤女士书中开示:“然须发菩提心,誓愿度生。所有修持功德,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。则如火加油,如苗得雨。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,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。若不知此义,则是凡夫、二乘自利之见,虽修妙行,感果卑劣矣。”印祖在文钞三编卷一复杨慎予居士书中又开示:“须知无论诵经持咒,均以恭敬至诚为主。均以普为四恩三有,法界众生,回向西方,则其利大矣。若世间无知之人,事事为己,则其利益随心力而下劣矣。譬如一灯,燃百千灯,其灯光明了无减损。若不相燃,其光亦不增大与久。回向时当知此意。不但为自己父母恩人如是,即怨家亦如是。方能上契佛心,下结众缘而解众怨。”印祖对一位受魔扰的居士开示:“病与魔,皆由宿业所致。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,则病自痊愈,魔自远离。倘汝心不至诚,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,则汝之心,全体堕于黑暗之中,故致魔鬼搅扰。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,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,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,超生善道。此外概不理会。彼作声,也不理会作怕怖。不作声,也不理会作欢喜。但至诚恳切念,自然业障消,而福慧俱皆增长矣。”(增广文钞卷二复某居士书)
回向之功德无量
在增广文钞卷一复周孟由昆弟书中大师又开示:“佛所以教人,凡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作诸功德,皆为法界众生回向。平时尚为无干涉之法界众生回向,况母殁而不至心为母念佛乎?以能为一切众生回向,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,如一滴水,投于大海,即与大海同其深广。如未到海,则勿道一滴,即长江大河,固与大海天地悬殊也。是知凡施于亲,及一切人者,皆属自培自福耳。知此义,有孝心者,孝心更加增长,无孝心者,亦当发起孝心。”在三编卷三复章道生居士书一中又开示:“念佛当发志诚心,深信心,回向发愿心。(谓以己念佛功德,回向法界一切众生,悉皆往生西方。)若有此心,功德无量。若只为己一人念,则心量狭小,功德亦狭小矣。譬如一灯,只一灯之明。若肯转燃,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,其明盖不可喻矣。而本灯固无所损也。世人不知此义,故止知自私自利,不愿人得其益。”
有一种疑问:圣者有功德回向,凡夫有什么可回向的呢?印祖在增广文钞与徐蔚如居士书三中回答了此疑:“读太夫人汲汲流通《大藏》,刻印契理契机之书,直欲愧死。而朝暮礼诵时回向,乃摅我愚诚。尚望太夫人慈愍,挽弥陀圣众,以速度我,何可谓为法施?然不妨借此缘事,以增长自利利他之心。故博地凡夫,当礼诵时,尚为诸佛回向,况示居凡位,于理又有何妨。”
回向的具体修法
印祖开示:“念佛、回向,不可偏废。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。然回向只宜于夜课毕,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。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。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,即是常时回向。若夫依仪诵文回向,固不得常常如是。”(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
回向是导圣道修行归于净土的纽带
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回向求生极乐世界,既显示了净土法门的高尚地位,对治骄慢知见,又成就净土法门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之义,还成为末凡的指路明灯。印祖开示:“须知净土法门,正摄上上根人。是以善财已证等觉,普贤菩萨犹令以十大愿王,回向往生,以期圆满佛果。且以此普劝华藏海众。是知回向往生净土一法,乃圆满佛果之末后一着也。世有狂人,不审教理。以愚夫愚妇皆能修习,遂谓之为小乘而藐视之。不知其为《华严》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终第一法门也。”(增广文钞卷三乐清虹桥净土堂序)。又开示:“良以末法众生,自力微弱,匪仗佛力,决难即生解脱。华严会上,华藏海众,等觉菩萨,尚以十大愿王,回向往生,况末世之学者乎。”(上海世界居士林《佛学研究丛书》序)
回向成就助行和圆修的往生意义。印祖在增广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三中开示:“佛愍众生无力断惑,难了生死,故特开一仗佛慈力,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。无论断惑与否,若具真信切愿,持佛名号(此是正行),及修行众善,回向往生(此是助行),无一不得生者。”修行众善,回向往生是助行。在《近代往生传》序中开示:“或圆修万行以回向,或专持佛号以求生。”善巧回向可使一切行门成为净土助行,如在徐福贤女士书中开示:“至于日用之中,所有一丝一毫之善,及诵经、礼拜种种善根,皆悉以此功德,回向往生。如是则一切行门,皆为净土助行。犹如聚众尘而成地,聚众流而成海,广大渊深,其谁能穷。”我们注意到凡开示回向必与信愿念佛正行之外的种种助行关联,按照善导大师弘愿与净土要门的判教,就可以知道,信愿念佛正行全仗佛力,自然往生,而定、散诸善则必须通过回向发愿才能变成往生净业。故回向求生净土对于净土要门自他二力行者要而又要。印祖开示:“然无论诵何经持何咒,皆须念佛若干声回向,方合修净业之宗旨。”(增广文钞复周智茂居士书)。
净土要门的具体内容就是观经说的净业三福,也可以代表一切圣道门的修行,这些修行未到断尽见思惑地位,不能了分段生死,而回向求生净土,就可以仗佛慈力,带业往生。从这里可以看出印祖之所以说净土法门统摄一切禅教律之义。印祖在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中开示:“按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净业正因有一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,此四种属世善。二受持三归、具足众戒、不犯威仪,此三种属戒善。三发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读诵大乘、劝进行者,此四种属慧善。前二大小随人,此则唯属大乘。此十一事,若全若半,乃至一事,以深信愿,回向净土,皆得往生。”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
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。从座而起。胡跪合掌白佛言。世尊。我观业道众生。校量布施。有轻有重。有一生受福。有十生受福。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。是事云何。唯愿世尊为我说之。
在那时候,地藏菩萨大菩萨,仰承佛的大威神力,即从座位上站起来,走到佛前,右膝著地胡跪合掌,对佛说道:‘世尊!我观看业道里的众生,做布施的事,有轻有重。有一生受福享受,有十生受福享受,更有百生千生受大福报的。这样的情形是怎么一回事呢?唯愿世尊慈悲予我开示。’
尔时佛告地藏菩萨。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会众。说阎浮提布施较量功德轻重。汝当谛听。吾为汝说。
在这个时候,佛即告诉地藏菩萨说:‘我今天在这忉利天宫的法会,一切众会中,说南阎浮提布施校量的功德轻重,你应当注意地聆听,我来为你解说。’
地藏白佛言。我疑是事。愿乐欲闻。
地藏菩萨立即回答道:‘我对这件事有所疑惑,故很乐意来聆听世尊您的解说。’
佛告地藏菩萨。南阎浮提。有国王。宰辅大臣。大长者。大刹利。大婆罗门等。若遇最下贫穷。乃至癃残喑哑。聋痴无目。如是种种不完具者。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下。亲手遍布施。或使人施。软语慰谕。是国王等所获福利。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力。何以故。缘是国王等。于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。发大慈心。是故福利有如此报。百生千生中。常得七宝具足。何况衣食受用。
佛告诉地藏菩萨说:‘南阎浮提世界,无论那一国的国王或者宰相、大臣,或是大长者,有钱的王族大刹利及净行修道的大婆罗门等,假使遇见最低下贫穷的人民,乃至癃、残、喑、哑、聋子或者瞎子,像这样种种六根不全的众生,这国王以及宰辅大臣等,想要布施的时候,假使能具足大慈悲心,又能降下自已尊贵的地位,所谓‘屈尊就卑’,不存尊高的心,而又能露出慈悲的笑容,自己亲自去普遍布施,或者差使佣人代为布施,也都用温柔善语来安慰贫苦众生。那么,这些国王等人,所获得的果报利益,便好像布施了百个恒河沙数诸佛的功德那么多。是什么缘故呢?因为这国王等人,对于最卑劣贫贱及六根不具的人,能真诚恳切地发出大慈悲心来布施,所以才能获得如此广大福德利益的果报。在百千世生中,都能常得七宝具足,何况衣食等等,更是受用不尽了。’
复次地藏。若未来世。有诸国王。至婆罗门等。遇佛塔寺。或佛形像。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。躬自营办供养布施。是国王等。当得三劫为帝释身。受胜妙乐。若能以此布施福利。回向法界。是大国王等。于十劫中。常为大梵天王。
佛接著说下去:‘再者,地藏!假使未来世界,有各国的国王,乃至于修净行的婆罗门等人,遇见有佛的塔寺,或是佛的形像,甚至菩萨、声闻、辟支佛像等,若能亲自去经营办理,供养布施,像这些国王等人,应当三劫能为天上的帝释身(即天主教、基督教所奉的天主、上帝),享受最殊胜的妙好快乐。假使能够将此份布施的福德利益,不占为私有,而回向法界有情众生,那么这些国王等人则能在十劫之中,常做大梵天王。’
复次地藏。若未来世。有诸国王。至婆罗门等。遇先佛塔庙。或至经像。毁坏破落。乃能发心修补。是国王等。或自营办。或劝他人。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。是国王等。百生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。如是他人同布施者。百生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。更能于塔庙前。发回向心。如是国王乃及诸人。尽成佛道。以此果报无量无边。
佛又对地藏菩萨说:‘假使未来世中,有各国的大王,乃至于婆罗门等人,遇见前人所造的塔庙或者是经书佛像,年代久了而破裂蚀坏,若能发心去修补重建,这些国王及其他人,或是自己营造办理,或劝别人去修办,甚至于劝其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共同发心,布施结缘。这些国王等人,在百千世之中,则常常做转轮圣王,与他同行布施者,则于百千世之中,常做小国的国王。假使更能在塔庙前,将这修造的功德,发心回向给法界一切有情众生,像这些国王及诸同发心布施者,即可完全成满佛道了。因为这功德的果报,是无量无边的。’

2、那么轮回的存在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?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?

3、似乎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:“如果有来生,我一定会……”从这句简单的话可以看出人是相信轮回的,而生命的轮回给人以希望。人的生命不止只有短暂的几十年,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,下一期又开始了,生了又死,死了又生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绵延不绝,希望无限。“好比燃烧薪木,一根木柴燃尽了,再加上一根,一根一根地添加,虽然木材各不相同,但是火焰能够不停地延续下去,薪尽火传。”

4、生命的轮回,给人的心盖上一座房子,约束净化人的心灵。当有情众生“确信业报由各自负责”才不会像赌徒那样,不计后果押注,恣意挥霍自己的人生,也不会受到外界的种种诱惑,种下恶业。善恶自造,苦乐自招心不敢如野马,任性而行。

5、生命的轮回,给人精神上的寄托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

6、在轮回面前,即便是天上的“神”也不能脱离“业”,这样人才能真正的达到平等的境界。不管你是俯看众生的达官贵人也好,还是跪坐街头以行乞为生的乞丐也好,都不可能避免的进入六道轮回中。而在轮回中,神无权主宰人的下一世生命,而是由人自己的业力所决定,根据人自做的业力,而产生千差万别的苦乐果报。从乞求神灵赐福予我们不要降祸的神权控制中超脱出来,主宰我们的是自身的业力,神不能给我们幸福,也不能剥夺我们快乐的人生,自己才是起惑造业,轮转生死的掌权者。

7、有了轮回,现世的生活才有意义,短暂的尘世生命才有了着落。“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”,会让现世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会更加谨慎。有了因果轮回,这个世界就会少了许多恶,肆无忌惮的贪官污吏就会少很多,盗贼诈骗就会少很多,就会少了尔虞我诈、争名夺利,多了行善积德,现世就会变得美好一些。

8、住在台中近郊北屯乡村的一位莲友,名赖林治,由于她先生叫阿俊,所以大家都叫她阿俊嫂,今年六十四岁,每星期三及星期都到慈光图书馆及莲社闻法,朝暮课诵只会念佛。她有一个女儿名叫阿兰,十八岁时赘夫,生一男孩,名叫阿达仔。十三年前,当阿达仔三岁时候,有一天在门口游玩,忽然走来一只母猪,把阿达仔撞倒,自那天起就发高烧,竟昏迷不醒,据医师诊断是脑膜炎。中西医药无效,二十天后竟一命呜呼,大约在下午八点钟气绝,他家人把阿达仔放在厅中地上,用一条破布袋盖著,死亡诊断书亦准备好了,预定天明埋葬。

9、阿俊嫂眼看孙儿死去,万分痛心,是晚依然课诵念佛,可是悲哀之情是难以遏止的,她边念边哭著向佛菩萨诉说:‘阿弥陀佛,观世音菩萨啊!您怎么不保佑我呢?在此邻里附近,只有我一人信佛念佛,人家都笑我穷人也信什么佛,念什么佛?以后一定更加笑我!佛菩萨啊!你为何不保佑我呢?阿俊嫂又大哭一场昏昏沉沉的就上床去睡,但想起一个可爱的孙儿死掉,翻来覆去总是睡不著。大约经过四点多钟,忽然看见一道金色光明,从虚空中一直射入厅堂,光明灿烂,不可思议,一刹那间,忽然听到二十天不会哭泣,手足僵直的阿达仔,大声哭出来了!阿俊嫂和他的女儿阿兰,赶快去看,只见阿达仔的双手已把布袋扯开。他俩惊喜交集地把他抱起来,灌了一点开水,亦会饮吞,真是不可思议。次日天明,她们就再把阿达仔抱去北屯给医师看,医师也觉得奇怪,怎会死了而复生?要她们赶快送到台中省立医院。当时阿俊嫂要我帮忙陪去入院。

10、阿达仔就被送进了台中医院小儿科病房,但当阿俊嫂看了医院里几十个患脑膜炎的小儿,有的眼斜口歪,亦有手足不动,奇形怪状的模样,心里很难过,一打听他们,大多是入院已六个月以上,二年以下的,仍然身体不全,而医师诊断阿达仔,至少要住院四个月,能否痊愈还不保险。阿俊嫂对我说:‘我家的经济状况,那里可能住上四个月之久呢!’我就劝她说:‘阿俊嫂!你真是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,阿达仔是受你的福荫,佛菩萨的加被,才死而复生,我想一定会痊愈的。只要我们一边治疗,以尽人事;一边再虔诚的求佛菩萨庇佑,只有听天命了。’阿俊嫂还是犹豫不决,最后我又劝她暂住两个星期,好也退院,不好也退院,但是你必须留在阿达仔身边念佛,不可间断,阿俊嫂终于被我说服,办了住院的手续。

二、大师说放生巴西龟的果报

放生回向文图片,放生后的回向很重要吗

1、住院治疗经过良好,高热已经渐渐退烧。本来眼睛的黑瞳翻入,眼白向出,看不见人,也一天天恢复原状,慢慢的也会说话了,对亲人称呼也渐渐地清楚了。约一星期,阿俊嫂想要回家,就叫阿兰来替换看护,但奇怪旳是阿俊嫂一出院门,阿达仔的病又加重起来,嘴里起了双舌,又呈昏迷状态,还满嘴流血,医师就用药棉塞在上下牙齿中间。阿俊嫂回到家中,她女婿看见就说:‘妈妈!你回来做什么?赶快去!赶快去!’阿俊嫂回到医院,一见孙儿变症,就急坐在身边,至诚念佛,奇迹又再度发生,真是万德洪名,灵验无比,念了半点钟,阿达仔就呼呼入睡,醒过来时,双舌毛病已消灭,真是佛法无边,阿俊嫂来回仅三点钟,不在身边念佛,病情就变的恶化,回来一经念佛,便一天一天恢复正常。到第十三天时,医师宣告明天可以出院了。大家正在欢喜,可是半夜时分,阿达仔忽又再恶化,发最高烧,这一下把阿俊嫂急坏了,她一时没有主意,便拿十元叫阿兰到市场去找算命的给阿达仔排排生时日月,算他命根究竟该绝不该?阿兰算命回来说:‘阿达仔命中带麻关,有麻煞,三岁必为出麻疹而死。’当时医师与护士又来诊察患者,把阿达仔的衣服打开一看,胸背发现无数小红点,就摇摇头说:‘可惜!可惜!这孩子突然间又出麻疹,在脑膜炎后再出麻疹,很易引起肺炎,如果这样,就真的无法医治了。’阿俊嫂与阿兰听了算命的先说会死,医师亦说会死,更是伤心不已!这时反悔不该入院,在二星期间,用了几千元,当时我亦在旁边,就对她们说:‘也许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慈悲,可怜汝忠实弟子,才特别加被,使阿达仔在退院前再出麻疹,在医院里医药方便,假若出院后,再出麻疹就更危险了!不信再一星期就可平平安安地出院。你要加紧在他身边念佛,不可间断,不要灰心!’这时我也只有这样安慰她们,其实我比她们更著急呢!

2、一星期过去,经过非常顺利的治疗,果然阿达仔已安然度过了生死难关,可以出院了。但医院例规患者要出院者,必定要经过医师再看一遍!当医师来看阿达仔时,口中不断的说:‘奇怪!奇怪!怎么最严重的患者!会这样快好?’就问阿俊嫂:‘你口中不断在念些什么?’她说:‘念阿弥陀佛。’医师听了说:‘我母亲也是吃长素的,已经有二三十年了,为何不会念阿弥陀佛呢?’可惜阿俊嫂没话答覆他,错过了一次机会。再说阿达仔自从出院回家,身体与普通小孩一样健康,可是常常问祖母:我这样小,为什么会自己吃饭,又会说话、会走路?阿俊嫂就把他改名叫做‘阿周’。

3、光阴如箭,转眼间,阿周今年已十七岁,他平日认真工作,又孝顺长辈,是一个知仁识礼的好青年。

4、最后我们来研究一下,这一句圣号,竟然胜过了科学,且看研究了几十年科学的医师们的诊断:要他住院四个月,能否痊愈,还不敢确定。而另一位能排八字,阴阳妙算的星相家,批判了只活三岁因麻关麻煞而死的阿达仔,竟被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而消灾解厄,逢凶化吉。但也许有人会怀疑,‘念佛就不死吗?’当然,我不敢这样断言,因为人生有生必有死。不过经云:‘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,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’只要看念佛的人,是不是‘至心’念,假若不至心,念佛不

5、

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

6、清道光时,湖广总督林则徐字少穆,曾述说:“我朋友屠琴邬太守钱塘人,尚末出仁前,于辛巳年秋天,染患重病,医生误投药剂,生命陷于危险。太守病中立誓,愿以利人济物,忏悔自己业障,其他俗事,一概不再牵挂。”
有一夜,观音大士感应入梦,对屠琴邬说:“你宿世当楚中某官,处事公正而严刻,颇伤‘仁厚’,虽无私心,也应削减爵禄,又常杀物命,应得短命报。幸而你在病中,能发坚固誓愿,念念以利人济物为怀,无有丝毫怨尤之心,冥中阴律,只有放生可延寿,且可增福禄,你当更加努力。”
屠琴乌醒后,大有感悟,于是合家戒杀,且时常买物放生。这年冬季,便获得朝廷任命为袁州九江太守,受意外殊胜恩遇。次年冬天,病体也痊愈了。
屠太守感念佛法,以自利利他为大愿,愿天下人人都能获得戒杀放生的福报,但又深恐不能人人全信。因此特写‘放生录书后’一篇,次第畅明儒家不杀生的道理,然而对于感应入梦一事,却末提到,这对于立言原则,固然确当,但于唤醒世人的心意,或有末能全尽。故在此详细补充述说,使世人明白感应的道理,并不是荒诞虚幻的。
近世风俗奢侈靡费,朋友之间,无故常设宴席,互相应酬,每有宴客,刀几必染赤血,惟有归安张兰渚中丞(巡抚),独守杀戒,从前张中丞镇抚江苏吴县时,曾作‘戒杀之注释’普劝官吏百姓。当时有官吏议论说:大臣办理政治,应以人饥已饥,人溺已溺为怀,对于动物煦煦的仁慈,似非急务。众官吏听了,认为有理,因此对戒杀不免疑惑而生退心,只有屠太守正色说:‘自古以来,惟有仁爱百姓的官吏,才能爱护物命,从末有爱护物命而不仁爱百姓的官吏。我等应当师法中丞仁民爱物,才是正确的作风,何必疑惑不决呢’?屠太守有此见地,是因笃信戒杀,已经多年。又听说屠太守的先父,年近中年得子,即立愿戒杀放生,希望其子能以文学科举显明于世。屠太实果然以翰林出身,如今又在病中感大士应梦,因福德种子,有其来历。但愿世人观览他的作品,人人勉励遵行,就能慈化风行,天下太和,祥实融洽,对于世道既有裨益,而于个人文学科名,以及消灾延寿,种种善报,也正有如响应声,有感必应,丝毫不爽。

7、清道光时,湖广总督林则徐字少穆,曾述说:“我朋友屠琴邬太守钱塘人,尚末出仁前,于辛巳年秋天,染患重病,医生误投药剂,生命陷于危险。太守病中立誓,愿以利人济物,忏悔自己业障,其他俗事,一概不再牵挂。”

8、有一夜,观音大士感应入梦,对屠琴邬说:“你宿世当楚中某官,处事公正而严刻,颇伤‘仁厚’,虽无私心,也应削减爵禄,又常杀物命,应得短命报。幸而你在病中,能发坚固誓愿,念念以利人济物为怀,无有丝毫怨尤之心,冥中阴律,只有放生可延寿,且可增福禄,你当更加努力。”

9、屠琴乌醒后,大有感悟,于是合家戒杀,且时常买物放生。这年冬季,便获得朝廷任命为袁州九江太守,受意外殊胜恩遇。次年冬天,病体也痊愈了。

10、屠太守感念佛法,以自利利他为大愿,愿天下人人都能获得戒杀放生的福报,但又深恐不能人人全信。因此特写‘放生录书后’一篇,次第畅明儒家不杀生的道理,然而对于感应入梦一事,却末提到,这对于立言原则,固然确当,但于唤醒世人的心意,或有末能全尽。故在此详细补充述说,使世人明白感应的道理,并不是荒诞虚幻的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起源 | 放生功德 | 放生指南 | 放生仪轨 | 放生心得 | 放生动物

Copyright 2019-2030 观自在放生 放生甲鱼的好处_放生甲鱼功德_放生有什么好处_为什么要放生鱼_观自在放生协会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

电脑版 | 移动版